电脑的进化史_500字

第一代计算机出现于公元 1946 年。 美国人埃克特和马奇利完成了第一台以真空管为部件的计算机。 它总共使用了18000个真空管,重约30吨,大约需要两个教室才能装进去。第一代计算机耗电量大,散热困难,可靠性低,使用不方便,被淘汰。 昂贵的。 第二代是公元1948年晶体管的发明。 1954年,美国贝尔实验室完成了基于晶体管的计算机。 这种计算机比第一代计算机小得多,功耗更低,散热更好,当然稳定性也更高。 第三代是由集成电路(IC)制成的第三代计算机。 集成电路将许多晶体管压缩成一个微小的芯片。 这一代计算机的优点是:体积小、坚固耐用、功耗低、速度极快、可靠性高、价格低廉。 电脑也开始走进每个人的日常生活。 第四代计算机由非常大的集成电路制成。 超大型集成电路将更多(大约数十万)晶体管集中在小芯片上,使其更小、速度更快。 这也是当前使用的计算机。 第五代是具有人工智能的第五代计算机。 所谓人工智能计算机将人的智能、推理能力、逻辑判断、图形、语音识别等与计算机结合起来。 赋予计算机听、读、写、说、思考和学习的能力。 第五代计算机通常必须处理复杂且大量的数据。 因此,这种计算机必须具有更快的处理速度和更大的内存容量,以便能够处理大量的数据。

上一篇 下一篇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