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湖无龙,学屠龙之术何用?_900字

《庄子》里记载着这样一则寓言:朱平满想练就一身绝活,便拜知礼义为师,学习屠龙之术。 完成训练后,他发现世界上没有龙,他的绝活也没用。 时至今日,这个故事仍然具有启示意义:人类的实践活动只有回归到社会的需要才有意义。 不然的话,如果世界上没有龙,那学习屠龙之术有什么用呢?

从经济学的角度来看,一个人的价值主要受以下两个条件影响和制约:一是所学技能的稀缺性。 例如,与农民工相比,大学教授掌握的知识是农民工无法在短时间内获得的。 因此,大学教授比农民工更稀缺,创造的社会价值更大; 第二,他们所从事的实践活动是否能够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例如,在我国南方地区,虽然大学生的知识水平比技术人员高,但收入却不如高级技术人员。 原因是高级技术人员更能适应市场需求。 因此,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需求是决定价值的重要因素。 从微观角度看,一个人只有满足社会和他人的需要,才能实现个人价值的最大化。 民间有句谚语:不做东方的事情,即使疲惫不堪,也是枉然。 这意味着:如果一个长工不考虑雇主的意愿,那么即使他精疲力竭,也是枉然。

现代营销理论也认为,企业要想实现自身价值,就必须了解市场需求。 不是“企业生产什么,就卖什么”,而是“市场需要什么,企业就生产什么”。 以福特汽车公司为例,当其他公司都在汽车外观上做文章时,福特却看到了更大的市场需求,为美国农民生产了低成本、高品质、买得起的黑色T型车。 既获得了利润,又承担了社会责任,实现了经济和社会效应的双丰收。

不仅企业要关注需求,政府和公共机构的工作人员也要时刻把握需求。 为人民服务是我们政府和政府机关的重要宗旨,必须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始终抓住群众的切身利益。 政府工作人员的价值没有得到体现。我就是这么想的,也是这么做的。 原小岗村支部书记沈浩深入基层调研,了解群众切身需要,最终成为一名受群众尊敬的好官员。 焦裕禄、孔繁森、任长霞,这样的例子太多了。

让我们回到文章的标题。 世间本无龙,学屠龙之术有何用? 人们在做出决策和选择时,必须时刻把握社会的需求。 在企业工作,必须时刻把握市场的需求,让商机转化为价值; 在机关事业单位工作,必须把为人民服务作为宗旨,始终把人民群众的需要放在第一位。 将自己的理想与社会的需求相结合,才是实现人生价值最大程度绽放的必由之路。

高年级:陆红

上一篇 下一篇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