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和脏_2000字

最近看了几篇文章,都提到了鲁迅在《冷霞漫笔》中提到的两个时代——暂时的由来 为奴的时代和不能为奴的时代。 这两个时代的根源在于中国人的民族心态。 它们之间存在某种联系。

中国古代的王朝更替没有一次像英国光荣革命那样不流血。 相反,注定的皇帝是通过大规模杀戮和残酷行为登上皇位并改变王朝的。 中国的穷人真的从来没有过过好日子,因为命中注定的皇帝太多了,皇帝都自称是上帝之子。 当皇帝无非是顺应天命而已。 中国人民的善良人们都松了口气。 继续当奴隶。 因为他们一直相信上天的安排。 但开国皇帝从来不听从上帝的安排,所以他们就当皇帝,而让百姓当奴隶。 中国就是这样,黑白分明,你要么是一桌子满汉子,要么就是一坨臭狗屎。 矛盾的是,中国高度重视中庸,或许是为了弥补不足。

说到中庸,我第一个想到的就是孔子。 “中庸之德,历久不衰!人民长久繁荣。” 也就是说,中庸作为一种道德,不就是最高的原则吗? 可惜已经很久没有看到了。 好久不见之后会发生什么? 他们可能不熟悉或者不知道。 文化大革命的时候,人们想推翻孔家店的时候,不是还说没有原则的中庸就是泥巴吗? 没有必要责怪别人。 我想这应该是由于对平均值的不理解造成的。 由此可见,不仅孔子时代的中庸“久不见”,而且至今也“不见”。 但统治者却始终推崇孔子的儒学。 董仲舒先生为儒家注入了“天人合一”的血液。 从此,这种血液就不断地在信仰“儒家”的人们的身体里流淌。 皇帝也更容易修炼他的“外儒内法”、“阳儒阴法”的御术,所以他处于一种“暂时进入奴隶时代”的老百姓都觉得“皇帝的恩惠太大了”,因为他们要的只是贫寒温饱。 在儒家思想的启蒙下,中国人始终学会了“明智地保存自己”和“以退为安”,无论进步还是创新,都生活在人们“知足常乐”的思想之中。

但中国人民历来是聪明的,懂得“上策下反”。 但直到李宗吾先生的《后黑学》问世,一切都没有定论。 但此时,中国人民心情复杂,因为他说的太对了,他们不愿意公开接受。 按照中国人民“从不承认错误”的优良传统,这种厚重、务实的理念从来没有被带到“餐桌上”,却在“台下”汹涌澎湃。 一位笔名柏杨的中国人概括了中国人肮脏、混乱、吵闹、内斗、奴性、不承认错误等不良民族特征。 受《丑陋的美国人》和《丑陋的日本人》的影响,他一直想写一本叫《丑陋的中国人》的书,但他害怕入狱(近十年),只讲授了《丑陋的中国人》。 1984年爱荷华大学的《丑陋的中国人》。说实话总是比说谎引起更多的波澜。 一段时间,报纸上刊登了大量对他的文章的评论。 虽然有支持,也有批评,但在美国的华人还是有点心思的,而且支持多于批评。 的。 不过,这篇文章在中国大陆一直被禁,直到2008年,也就是博杨去世的那一年。 人民文学出版社首次在中国大陆出版这本书,名为《丑陋的中国人》。 也许现在中国人的思想更加开放了,或者说人们早已忘记了博杨是谁。

今年我很高兴收到这本书,所以就带着它去学校翻看。 当同学问我读什么书时,我沉默不语,只是让他读一下书名——

“丑陋的中国人?你在说什么!中国人真漂亮,真漂亮!怎么了?” 他们会很丑吗?你看起来像个叛逆的孩子!”

我默默地笑了,只是觉得柏杨先生的“丑陋的中国人”论点至今仍然适用。 而且,就算我发出声音,也只是求骂而已。 但作为一名高中生,我深深感到“祖国的下一代取决于我们”是一种讽刺,我越来越害怕“耳目一新”和“潜移默化”这两个成语。 影响”。

中国像博杨先生、李宗吾先生这样的人太少了。 虽然我们现在提倡言论自由和民主平等,但说实话的勇气只有共产主义社会才有,但我们连全面小康的目标也没有实现。 按照中国共产党的远见卓识,我国将在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但是,我认为把中国人的素质提高到小康社会的水平是很困难的。 短短七年就建成了高质量的文明社会。 光是“不承认错误”就需要很长时间才能改变。 而且,现行的教育制度更多的是功利性而非道德性。 应试教育只是教学生如何取得高分,传授知识,将知识转化为内在素质。 应试教育的一大漏洞。 中国学生总是吃得像鸭子一样。 中国人总是有着惊人的忍耐力。 这种忍,可以理解为“奴性、不抵抗”。 只要你反抗,你就会和其他学生不一样。 ,那么你就不是走寻常路,因为你偏离了主力,你与众不同,别人与你不同,别人在怀疑你,甚至嘲笑你。 就像考试一样,老师说你不停的学习,和外省的学生一样。 随处可见的高中生的生活都是一样的。 这是大体环境。 我不同意老师的说法。 我只想说,中国的教育偏离了教育的本质。 这与不反省,不知道错误,不听从别人的意见,不知道创新,不知道改变,不知道进步有关。 但这是自下而上无法改变的,因为中国人只要温饱。 当他们有吃有穿的时候,他们想为上级做好表现,而不是“反抗”。 中国人喜欢当官,所以在温饱之后,就会自觉地转向功利。 获得官职后,他们会效仿前人的做官方式。 不管是对还是错,他们都不认为是错的。 所以错误的事情继续错误。 下面的百姓根本不敢反抗。这与儒家明哲保身的哲学密不可分,也与中国的特产——面子有关。

鲁迅所说的“暂时稳定的奴隶时代”在今天并不为过。 毕竟中国人确实是奴性的,永远不会承认自己的错误。 每当有人批评中国人,而且批评是正确的,如果一个弱者批评他,中国人就会用“我曾经有钱”的阿Q精神,列出他的一百个或一千个光荣事迹。 如果强人批评,中国人就会用“精神胜利法”默念“子胜老子”。 强者如果喜欢自己独特的东西,就会有“麻雀心态”(梁遇春的《论麻雀与……扑克》提到)。 反正就是这么麻木。

又长又脏,如果你说这篇文章太长又脏,我会笑而不语。 如果你说人性的恶劣是在历史发展过程中长大的,其本质是肮脏的,我会笑而不语。 事实上,博杨先生提到,他希望中国人有欣赏事物的能力。 至于什么是长的、什么是脏的,也希望大家能够有不同的看法。 如果说我有心机的话,那我就得把标题改成“无意义”了。

作为一个中国人,我希望得到改变。 我无法想象如果一个麻木的国家继续发展下去会发生什么。

高年级:王闯

上一篇 下一篇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