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观后感:《复兴之路》观后感八_700字

昨天,单位老干部办公室组织参观国家博物馆《文艺复兴之路》展览。 虽然我们这一代人对这段历史已经差不多熟悉了,但我还是跟着解说员仔细地读了一遍。 我记得买票去看国家大剧院的演出《文艺复兴之路》。 当时,除了感官上的震撼和重温历史的感慨之外,我还有点不满足。 既然是复兴之路,而且时间跨度是从18xx年以前到现在,那么毫无疑问是指中华民族的复兴之路。 它的内容不应该只是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但遗憾的是,这方面的内容太少了。 ,太简单了,几乎是路过的,尤其是抗战阶段。 这次去参观的时候,也想看看代表国家水平的展览是什么样的,所以就小心翼翼地跟着导游走。 结果还是有点失望,基本上还是中国共产党的复兴之路。 评注中的纰漏(涉及对历史事件的评价、考证、如何解释和用词)我就不深究了。 特别是抗日战争时期,共产党拥有八路军、新四军、二路军、民兵游击队等武装力量。 在华北地区,全国各地展开抗日行动,双方在与共军有交集的地区也相互合作。 在此期间,许多高级将领战死,如张自忠、赵登禹(北京仍有一条以他们名字命名的道路)、戴安澜等,达数十人。 很少被提及! 这不仅是对历史的不尊重,是对那些阵亡将士的耻辱,而且此时正值国共两党酝酿第三次合作,走向两岸统一之路的时候。 这样的历史处理方式让海外华人、香港、澳门特别是台湾民众有何感想? 已经进入21世纪,两岸合作已达到目前的状态。 一个代表国家水平的展会竟然如此处理,实在令人失望! 我们衷心希望国家博物馆能从历史的角度和前瞻性的角度重新审视这次展览,重新审视、验证、修改、补充、完善,做到温故知新,继往开来。 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作出贡献。 一个经得起考验、受到全世界华人赞赏的展览。

上一篇 下一篇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