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读后感:《飞鸟集》读后感(二)_800字
几千年的光阴染绿了石间的青苔,几千年的光阴斑驳了门口的古树,一百年的辉煌无言于笔尖的舞动。 我从来没有见过一个作家能用短短几句话快速而有节奏地描述一个道理,一些想法,一些我以前认为抽象难以描述的事情,直到一个安静的下午。 ,我无意中拂去了埋藏着往日沉默灵魂的泛黄纸张上的灰尘,静静地开始了无声的交谈。
“如果你因为失去了太阳而流泪,那么你也将失去星星。” 他告诉我,星光再弱,也是力量的勋章。 为了已经失去的东西,再次失去也是值得的。
“你看不到自己,你看到的只是你的影子。” 他启发我认识自己很难,认识自己更难。 影子可能只是水中的倒影,与本身完全相反。
我满怀期待地读着下一首诗,然后怀念地抚摸着最后一个字。 这种平静的心情一直持续到我看到这首诗。 这首诗只有14个字。 刹那间,我的心里充满了惊喜和兴奋。
曾有朋友问我,是此岸有月好,还是彼岸花好。 我想了很久却无法回答,直到今天下午遇到了这首小诗。 罗宾德拉纳特·泰戈尔说过:“鸟儿希望成为一朵云,一朵云也希望成为一只鸟。” 此岸的触感和彼岸的幻境、薄雾,都是一种美。 也许当你羡慕此岸的别人时,别人也在彼岸。 在这岸看你,如鸟与云,花与月,距离造就的美,从不同的角度看,都有不同的风情。 因为没有量化的衡量标准,毕竟无法比较。 后来,我终于知道了问题的答案:“看雾中花,像月;看水中月,像花”。 泰戈尔把我不知道如何表达的答案隐藏在《鸟儿》的书页里,给了我一个让我恍然大悟的启示。 惊讶地。
阅读时,我惊讶于他的想象力和不拘一格的思维。 他就像是一匹在草原上驰骋的野马,没有任何的束缚和束缚。 耳边呼啸的风声给了他灵感,眼前跳跃的山峦给了他一场视觉盛宴。 他的笔触散布在世界的任何一个角落:水中沉默的鱼、陆地上喧闹的野兽、空中歌唱的鸟儿和复杂的人类。 他肆无忌惮地畅所欲言,在崇拜世界的同时,又似乎蔑视世界。 他干净而壮丽的诗篇揭示了他的世界的纯洁和博大,以及宇宙般不可预测的秘密。
没有丝毫的固定思维,他的话语充满了放逐的本质。
放逐思想或许是我扬帆起航的新起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