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观后感:《八佰》观后感10_800字

近期上映的电影《八佰》票房已突破20亿,点燃了刚刚重启的国内电影市场,也收获了不少好评。 电影的上映也引发了网络上关于那段悲惨历史的热议。 故事取景地的上海四行仓库遗址纪念馆也随着电影的上映吸引了大量市民前来参观。

什么是“八百”?

影片以1937年淞沪会战最后一场战役开始,讲述了第88师524团“八百团”的故事。 谢晋元司令员指挥的国民革命军第三战区。 “英雄”们坚守上海四行仓库,以敌少敌多,顽强抵抗日军进攻四天四夜的英雄事迹,展现了抗战八百英雄的艰辛英雄形象。 对抗日本。 “八百”是这群战士的俗称; 天堂与地狱一河之隔,堪称战争史上的奇迹; 它是千千万万抗日英雄的缩影。

电影中,中国军人坚守仓库的英勇抵抗与河对岸租界里的歌舞升平形成鲜明对比。 听起来不可思议,但却是事实。 1937年的大多数中国人还没有觉醒,他们并不认为这个国家的战争与他们有什么关系。 许多人认为,为保卫国家而流血牺牲是军人的职责。 即使日军轰炸上海,摧毁这座城市,也无法唤醒租界人民。 在他们看来,日本人不敢进入英租界。 生意继续做,戏继续听,生活照常进行。 就连支援淞沪会战的当地保安团民兵,也想着赶紧逃回家,好收割家里那几亩小麦。

四行仓库之战,让租界的中国人见识了什么是战争,什么是舍生取义。 仓库另一边的众生终于完成了从麻木到奋起战斗的转变。

电影《八百》在好评如潮的同时,》的走红也在网络上引来了不同的意见,他们认为影片夸大了真实的战况,美化了国民革命军,掩盖了主力部队溃退的事实。这些批评大多是基于 对于战争初期国民革命军抵抗力差的不满,也许没有必要对这部电影如此严厉,以电影的形式还原历史本身就需要大量的艺术处理。 更何况,在《八佰》之前,很多人都不知道淞沪之战的悲惨历史,这部电影至少让人们知道了四行仓库,上海金源中学不是为了纪念哪位民族英雄而建的。 这就是《八百》最大的意义?

上一篇 下一篇
网站地图